定向降准如何瞄靶考量央行
在操作层面,央行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,把好货币的总闸门,注入流动性的临界点在哪里,如何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博弈,防止货币政策被相关利益集团绑架,考量着央行的智慧。
6月16日起,央行对“三农”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。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,定向释放流动性传递出明确扶持“三农”,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政策信号。
现代金融理论认为,准备金率属于“巨斧型政策”,由于央行直接参加信用创造,并通过商业银行的放大机制产生连锁反应,因而它比任何货币政策的“药效”都猛,所以一旦启动,市场格外关注。
中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,是社会稳定之基,其生存环境之复杂和融资难、融资贵是一个世界难题,在中国表现尤甚。长期以来,金融体系“重大轻小”、“嫌贫爱富”,加之所有制歧视,使得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受到诸多的不公平待遇,这已成为经济发展之痛。融资难融资贵的金融歧视只是诸多不公平待遇的冰山一角。
中小企业投融资机制不完善,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,能从资本市场直接融到资的凤毛麟角,而依赖于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,中小企业又普遍受到自身规模小、实力弱、市场稳定性差、可抵押品少等条件约束,银行业普遍喜欢垒大户,囿于贷款成本约束、管理难度大和市场风险高,信贷意愿低,两者不合拍,当然不能同频共振。加之信贷市场的规模额度控制,“僧多粥少”,贷“三农”和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,凸显了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。央行对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圈定了受益范围,所谓“三农”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,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%,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%,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%,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%。人民银行的一位信贷专家说,这本是一种带有鼓励、奖励和引导型的窗口信号,但是长期以来,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不畅,没有有效的滴灌技术和特定渠道,能将定向释放的流动性准确地投向“三农”和真正缺钱的中小企业。如此这般,定向降准一不小心往往会成为中小银行自身缓解流动性的筹码,有些中小银行前些年过速扩张,资产质量堪忧,流动性绷得很紧,“降准”成了它们的救命稻草,而不能真正惠及实体经济。
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导向值得再评估。一家省级大银行的当家人说,有些在钢贸和小贷公司业务中泥足深陷的中小银行,这次却因祸得福,数百亿钢贸的烂账还没处理完,这边央行给了政策指引,他们居然能把捅下大祸的钢贸贷款当作争取降准的“筹码”—骗贷的钢贸小老板都是中小企业主,符合央行提出的条件。这边闯的祸还未处理,那边央行给他降准,增加流动性,帮它渡难关—这是央行的父爱主义保护。如此释放出的流动性并不能定向滴灌于“三农”和真正缺钱的中小企业,而是先保全小银行的润滑和流动性。这种现象如果滋生蔓延,政策“逆选择”的后果堪忧—政策层面纵容恶意经营,闯再大的祸都有人救。政策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,甚至会助长更大的道德风险。这种现象本质是商业银行的所有权人缺位,没有人对银行最终的资产质量负责。
从决策层面看,一波波的“微刺激”本意是不想强刺激,而是努力让经济的微循环系统“活血化瘀”,防止毛细血管坏死。这种审慎定向调控说明决策者在咬紧牙关,坚持结构调整,坚定不放水,保持静气和定力,忍一时之痛,从深处着力,精准发力,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体现了的坚定的决心和担当。但在操作层面,央行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,把好货币的总闸门,注入流动性的临界点在哪里,如何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博弈,防止货币政策被相关利益集团绑架,考量着央行的智慧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