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常态下如何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
各地陆续公布的颇具规模的投资计划,引起各方高度关注。
比如,根据近日召开的四川省2015年投资和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会议,今年该省提出500个省重点项目,总投资规模接近3万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为4188亿元。而此前,湖北、湖南、福建等省份也提出了上万亿元的投资计划。据不完全统计显示,截至目前,十余个省份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规模已经达到15万亿元。
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,对于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,稳定经济增长,无疑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。不过,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,各地方再次开启投资盛宴,难免会引发一些担忧,经济会否重回过去靠高投资拉动的老路?经济结构扭曲的矛盾是否会继续被固化?
这样的担忧的确可以理解。因为此前几年政策刺激的消化期还没有结束,相关“后遗症”的副作用依然比较突出。有研究显示,长期以来的投资拉动,使中国经济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。一方面是投资效率下降,据测算,中国投资的产出弹性由2002年的4.1下降到2012年的1.8,单位投资带来的单位GDP增量下滑;另一方面,经济体中的投资欠账依然很多,在农田水利、医疗教育与环境保护这些公共领域,政府与私人资本的投入依然不足。
面对这样的结构性矛盾,各方都在思考,经济新常态下,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到底该如何发挥?
实际上,决策者对此有充分的认识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从投资需求看,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,传统产业相对饱和,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,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,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,消除投资障碍,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。
这段对新常态下投资的表述,传递出了丰富的信息。一是投资方向要从相对饱和的传统产业转向新的投资机会,比如基础设施、四个“新”的领域;二是要创新投融资方式,消除障碍;三是投资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关键。有学者此后撰文建议,要充分利用我国可用、可观、可贵的选择性投资空间,以“改革创新”为核心理念,从解放生产力、提升国际竞争力出发,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改善生态民生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,争取使“新常态”对接一个尽可能长的“中高速”而“质量升级”的增长平台期。
回过头来再看各地近期推出的投资计划,人们不难发现,这些规模较大的投资,已经刻上了新常态的烙印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,这些投资瞄向的领域已经有一些新的变化,涉及基础设施、民生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等。比如福建的重点投资项目就主要包括农林水利、交通、能源、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等领域;湖北则重点投向高端制造、高新技术产业、现代农业、现代服务业、环保、基础设施等;贵州则表示,今年将积极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,并完成投资4600亿元,包括电子信息产业、医药养生产业、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等。
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,其实,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投资的有效性。因为在此前几年的高投资中,有不少投资都被认为属于“无效投资”,其中大多直接流入了过剩产能、房地产等,而非它们原本应当投向的领域。因此,扩大有效投资,提高投资效率,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。在近日召开的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建设推进大会上,浙江省的主要领导就强调,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有效投资的新特点新趋势,持续扩大有效投资。同时提出,要紧扣“有效”二字,抓大项目、好项目,重点围绕国家战略、产业布局、重点领域、市场导向等。
当然,在财政收入增速已经降到“个位数增长”的新常态,在地方政府债务逐步纳入硬约束的情况下,地方投资动辄上万亿元的计划规模,如何解决资金来源,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。去年,国务院下发的《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迫切需要在公共服务、资源环境、生态建设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,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。各地也在积极推动试点PPP(公私合作)模式,通过创新方式,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,以期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